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作者:谢筱晞      发布时间:2024-01-15     信息来源: 东坪镇中学     浏览数: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我哼唱着爷爷奶奶爱唱的歌谣,思绪已然融入一幕幕光影中了。

  那时的祖国,一穷二白,尚在襁褓。面对烽火狼烟,强敌压境,从领袖到人民,举国一心,同仇敌忾,以血与火的考验,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树起了一座共和国不容侵犯的丰碑。

  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丹心碧血,铁甲犹寒,一幅幅惨烈的场景,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让我明白了胜利的来之不易,多少先辈的前赴后继,埋骨他乡,才换来了今天的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中国甩掉近现代以来被动挨打的局面,从此跻身大国行列帝国主义这只“纸老虎”心惊胆寒,从此不敢觊觎东顾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拧成了一股绳,从此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建设祖国中去……

  我记住了光风霁月、儒雅谦和的毛岸英——新中国领袖的儿子。如同千千万万普通中华儿女一样,他义无反顾地投身抗美援朝战场,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丝退缩。“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他牺牲后,就此长眠在朝鲜的青山绿水间,与他用生命捍卫的土地留在一起。

  我记住了铮铮铁骨、果敢绝决的伍修权——共和国的初代外交官。外交场合,是另一处没有硝烟的战场,处处刀光剑影,危机四伏。面对帝国主义者们的嚣张跋扈,轻蔑狂妄,伍修权不畏强权,据理力争,将我们的民族力量与自豪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发言气势磅礴,掷地有声,如同喷向敌人的火焰,将一切强权与霸凌统统烧成灰烬。

  我更记住了那无数舍生忘死、英勇不屈的志愿军战士们。是他们,一天一夜,奔袭70余公里,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线,占领了三所里及其附近高地,将南逃的美军截住,“万岁军”从此威名远扬;是他们,在那被燃烧弹打成焦土的松骨峰阵地,虽然烈火灼身,仍一次次从战壕中举起那淌着血迹的手臂,勇猛地扑向敌人,如同影片中那棵劲松,始终迎风矗立;是他们啊!这群最可爱的人!胳膊断了,就用嘴,没子弹了,就用刺刀。他们视死如归,拉响手榴弹,冲进敌群……

  硝烟散去,红旗飞舞,那抹红,正是这许许多多英雄鲜血的颜色!

  进攻的号角吹响了,泪水不自觉湿润了我的眼眶。是呀!人间正道是沧桑,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最终的胜利也必将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指导老师:简楠)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