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为安化先民初考
作者:安化县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3-06-08     信息来源: 未知来源     浏览数:
        根据湖南目前的考古成果分析,湖南地区早期考古文化主要是土著文化和越文化,安化古代早期考古学文化没有脱离湖南考古学文化总的源头和趋势,“还没有发现与长江中游龙山文化因素有别的其他文化内涵的遗迹和遗物,即没有看到当地土著文化因素。”因此,安化上古时期的先民都是外来的,迁徙而来的最大族群就是越人。
       1986年,在安化东坪、马路、大福镇尹田发现新石器遗址,在出土的石器中,都有一种越人使用的标志性工具——石戉。在大福镇东江村出土的钺、矛、剑、筒形器属典型的越式青铜器,这是越人早已生活在安化的证据。
        百越族的来源,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百越族源出于夏民族,为夏禹之裔,少康之后,即“越为禹后说”。是西羌的炎帝、黄帝族系与东夷的太皞、少皞族系中分支出来的一个人数众多的民族群体。二、百越族是由当地原始居民发展而成,即“土著”说。有专家认为后者更为可信。根据考古资料和史料分析,夏族和百越族不但姓氏不同,分布区域和文化特点也不同。百越族由当地原始住民发展形成的可能性更大。 
        越人于夏商时期,分批逐渐南迁至长江中下游。商武丁时期,多次伐越,逼使大批越人南迁。所谓“自交阯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曰)。”
        《论衡.率性》说:“楚,越之人,处庄、岳之间,经历岁月,风俗移也。”这说明越人迁入楚国后,移风易俗而从楚俗。秦始皇时,“南定百越”才将百越置于秦朝版图之内。至东汉三国时,百越的族称逐渐消失。至隋唐,越人的名称已消失。越人在长期与其周围特别是同汉族的不断交往中,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交流,而且互通婚姻在血统上也彼此融合。最后,百越族大部分融合于汉族之中,其他或则成为瑶人、畲人,或则向西南迁徙,形成傣族、掸族,京族、那加族等。
        百越族是我国最早栽培稻谷和最早养殖家猪的民族,百越族的铸剑技术更是闻名天下, 擅长铸造和使用青铜剑。百越族的生活、风俗习惯也有特点:凿齿、 断发纹身、契臂为盟、多食海产。百越族人民素以善制舟楫,巧于驭舟,首创水师,富于航海经验而著称于世。 
        生息在安化的越人可能有扬越、山越、于越、畲人、蓝夷人、桂人、交趾人等族群,他们有的可能是“梅山蛮”的先祖。
        1、扬越:
       《 史记?货殖列传》说:“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扬越多焉。”说明百越的主体扬越早已居住湖南。长江中下游沿岸有很多扬越人生活过的地方以“杨林”命名。据此推测,今安化杨林可能是古杨越人居住的地方。
        扬越是北来的扬人与江汉间越人结合而成的部族。最初分布在湖北江汉之间的扬水一带。也有学者认为,扬越人是生活在古扬州的越人。古扬州辖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地域。约在公元前2000多年,“善舟楫”(《汉书.艺文志》)的扬越人坐船经长江过鄱阳湖进入洞庭湖,经湘资沅澧进入湖南各地。扬越人的亲族性很强,一旦发现哪里土地肥沃,就呼朋告友,引更多的族人迁来,与当地的炎帝及蚩尤后裔融合,成为湖南的第三大族群。来到安化的扬越人,可能最初落户在资江沿岸的敷溪、小淹、东坪、马路,再沿伊水进入大福、梅城等地。随着三苗的离去,扬越人成为了安化上古族群的主体。扬越看重手艺,四海为家,崇拜女性等习俗,成为了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的重要母体和源流。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番(今江西鄱阳县)令吴芮率“百粤之兵”(早在商代中叶于越与百越就分开了,于越叫粤)加入了灭秦的队伍。这百粤之兵以扬越人为主,为灭秦立下了功,高祖“徙衡山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鄱君之将梅鋗有功,从入武关”。梅鋗及部分族众选中属长沙国又适于他们习惯生活的山地——梅山定居下来。清同治《安化县志》引《楚志》云:“楚鋗从吴芮之国长沙,以益阳梅林为家,遂世有其地。”梅山未分建安化、新化县前,属古益阳县。梅林(今属桃江县)在梅山范围内。所以《湖南考古略》称梅鋗“居今安化梅山”,成为梅山的创始人。嘉靖《安化县志》认为:梅山以梅鋗得名。
        2、山越:
        据《百越流源史》载,至东汉末年,居住在湖南、江西、皖南一带的杨越人,与干越、越章、闽越、瓯人相互融合,便演变成了山越。
        三国时期,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后长沙益阳为山贼所攻,盖(黄盖)又平过。”这里的山越是指梅山蛮。
        活动于柤中、西阳今湖北广济、蕲春、浠水一带的山越人,首领是梅敷,曾居于湖北襄阳南面沮水的柤中和宜城的夷水,被称为山夷,山夷有时也指夷王梅敷,梅敷是梅鋗之后。东晋时,改夷水为蛮水,故夷王又改称为蛮王。梅姓夷人便改称梅蛮。这也可能是梅山地区“梅山蛮”称谓的来源。
        3、蓝夷:
        安化有不少带“蓝”字的地名,如蓝田镇(今属涟源)、蓝石溪等。历史学家何光岳认为:“许多以(蓝)命名的地方,大多有瑶人蓝氏居住过,有的虽已迁走,但仍留下地名可供追索。”
        《商周史料考证》认为,蓝夷是东夷的一支,其地望即“春秋时的滥(东海郡昌虑县,滥音近蓝)邑”,商代初期,蓝夷被列为东夷族九夷之外,西迁至山西屯留县之蓝水(又作滥水),后被迫往西退到陕西蓝田。蓝田因蓝人迁此而得名。蓝夷除一部分留居蓝田外,或西迁或南迁。在唐代时,蓝夷人迁入安化蓝田。
        4、桂人
        安化有个奎溪坪,有专家认为这是桂人留下的地名。桂人为南迁至湘南粤北和桂北一带的圭人。
        春秋战国时期,桂人分布在桂国(今番禺一带),粤西、湘南的桂阳郡(今郴州市)、桂水(今桂阳县)等宜桂产桂(肉桂)之地。奎人生活过的地方便留下含“桂”、“圭”、“奎”的地名,因此,何光岳先生《百越流源史》认为,“湖南安化奎溪坪……当系桂人南迁时所必经之地。”
        5、牂柯 
        牂,神农氏炎帝后裔的一个分支,起源于西北。牂柯人从甘肃文县洋汤水向东沿汉水迁至郧县洋溪、郧西羊头沟河和羊尾山、信阳洋河一带。周代,随着楚国势力向南发展,牂柯人也南迁入湖南,沿沅水经湘西进入贵州。有专家认为,凡是以“羊”、“洋”为名的山川均与牂柯人迁徙有关。安化有“羊角”、“渣洋”、“山洋”、“洋溪”等带“羊”、“洋”的地名,可能是牂柯人迁徙经过之地。
        与安化一山之隔的沅水流域,留下了且人、且兰人、令人、伶人的历史足迹,他们或迁徙或与当地人融合,这些“过客”是否有人翻山越岭来到安化,仍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何光岳:《百越流源史》
    罗香林:《古代越族考》
    蒙文通:《百越民族考》
    谢南斗:“扬越遗俗”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