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在促进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安化县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3-06-07     信息来源: 未知来源     浏览数:
                                                         人民政协在促进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刘昭林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无论是从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高度,还是从实践“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的高度,其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进程。人民政协具有民主性、协商性、广泛性等特点,具有人才荟萃、智力雄厚、位置超脱、视野宽阔等优势,这些特点和优势,成为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决定着人民政协在社会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为社会建设提供政治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亲密合作,是这一政党制度的本质和鲜明特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具体体现。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持和谐的政治环境,有利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各界人士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有序化,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政治保障。因此,要充分利用政协这个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同时得到发挥;不断拓宽各族各界人士发表意见的渠道,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同时得到兼顾,从而更好地协助地方党委和政府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巩固和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为社会建设夯实物质基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安化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发展观念落后,存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习惯于用旧思维、老办法来看待、分析、处理问题,缺少敢为人先的锐气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制约了观念更新。因此,政协要积极引导广大委员和各界人士在加快发展中转变观念,正视困难和压力,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切实增强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无功即过的责任感、敢于超越的使命感,知难而上,排难而进,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加快发展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着力增强加快发展意识,转变安于现状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转变封闭狭隘观念,增强开放意识,转变因循守旧观念,增强人本民生意识,转变片面发展的观念。经验启示我们,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利用好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机遇和空间,结合我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良好态势,活跃思想,开阔思路,挖掘优势,在深化认识中把握机遇,在加快发展中抢抓机遇,在发挥优势中用好机遇,形成推进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增强机遇意识、开放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寻找机遇中谋取攻坚之策、创新之举、务实之为,紧密围绕加快发展这第一要务,做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转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到哪里、服务到哪里,切实把广大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努力实现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坚持立足县情,找准工作着力点,为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1、在社会建设中充当好“3+2”发展战略的“参谋部”。 安化作为资源大县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最大的优势是资源,问题是产业培育不够,最大的困难是交通,安化最大的软肋是城镇化水平低,承载生产要素的能力弱。因此,安化政协在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这方面,应围绕县委、县政府“3+2”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治和组织的优势,人才和智力的优势,协商和监督的优势,团结和联系的优势,通过调研和建言这一履行职能基本途径,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整合起来,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使政协成为促进“3+2”发展战略的“参谋部”。为此,安化政协要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切入点,找准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努力使参政议政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力量。
       2、在社会建设中充当好上情下达的“代言人”。社会建设中的大量工作同群众工作有着密切联系。政协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愿望,把真实的社情民意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同时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给人民群众,搭建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充当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代言人”。一是要搞好下情上达,让决策者经常倾听到群众的谏言和呼声。要通过提案这一渠道来认真地反映委员的意见,着重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二传手”的重头戏来抓,不断加强对社情民意信息的征集,及时将各界委员所反映的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快捷地反映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党政领导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二是要搞好上情下达,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及所开展的各项工作情况。通过情况通报会、视察调研等方式,帮助政协委员知情,促进委员更好地参政议政。同时,要求委员认真向所联系的各界群众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真正知晓党和政府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为谁做、怎样做的情况,从而增进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了解,密切党群政群关系。
        3、在社会建设中充当好社会稳定的“润滑剂”。社会建设首先是要社会稳定,政协要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努力发挥润滑作用。要切实发挥好政协“减压阀”、“稳定器”的作用,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沟通思想、协调关系、理顺情绪、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的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客观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艰巨的任务;引导广大群众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政协委员是来自各界的代表人士,是政协工作的主体,也是“调解员”的主体,他们在所联系的群众中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同样的话,由委员去说,可能更容易被接受;同样的工作,由委员去做,可能会更有效果。承担起“调解员”的任务是每一位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广大委员应立足本职,从大局出发,自觉地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维护稳定的工作。比如在企业改制、扶贫济困、调处经济纠纷等方面,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有关工作,稳定群众的情绪,化解矛盾,做好自己所联系的那个阶层、那部分群众的工作,营造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的社会氛围,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人民政协应当而且能够发挥独特作用。我们要在社会建设中凝聚力量,为我县加快发展、实现后发赶超营造和谐共进的社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