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安化 > 安化民俗
安化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生产习俗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30 21:40     信息来源: 安化新闻网     浏览数:

安化农民重视按季节生产,不违农时。有“春争一日,夏争一时”,“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树开花才下种”;“谷雨前,好种棉”,“七月葱,八月蒜”;“处暑荞,白露菜”等农谚。农民中也有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如元旦出行,从风向来占年岁丰歉:北主丰,南主歉;观天色以验岁之雨旸:明多旸,暗多雨。还有占候歌:“岁朝宜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丰年。”还有以立春日的庚甲来占岁的,如“甲乙是丰年,戊己损田园。丙丁遭旱,庚辛人不利,壬癸水连天。”农历二月十五日替小牛穿鼻,夏至日剪纸大钱,遍插田园以祀土地神。清末及民国时期,农民有各种禁忌,如每月杨公忌日(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以此下推,七月初一、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以此下推)不宜下种。新中国成立后。各种迷信习俗逐渐淘汰,农业及科技部门出版《农家历》,代替以往旧历书,向农民传播各种生产技术知识。

山区坡陡路窄,农民使用的锄头把只有80公分长(合2.5市尺),故称搞农业生产为“摸二尺五”。箩筐系,粪箢箕系不超过1米,扁担长1.3米。山区一带妇女上山打猪草、打柴用背篓。

境内农民对秧田耕作非常精细、认真,故有“会作田的作一丘,不会作田的作一洲”的说法。插秧提倡插满月秧,故云“秧田待一日,胜过大田七日”。山区大多插中稻,浸种在清明前后,有“二月(指古历)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后”之谚。新中国成立后,试种双季稻成功,季节提前。

筒车、水车是山区古老的提水工具。筒车装在溪流岸边,利用水力,推动车身转动。车轮上的竹筒将水从溪中舀水入木枧流入田中。天旱时有用龙骨水车车水或吊桶打水者。50年代动力抽水机开始进入山区,60~70年代,电力排灌已普及到沿溪河一带村庄。

耕牛是农家之宝,农民非常爱护,非老病不准宰杀。丘陵地带多喂水牛,高山则喂黄牛。单独养不起牛者则与人合养,轮流放牧,轮流使用。入春以后,早晨放牧,叫“春露牛,夏露马”。夏季炎热,水草茂盛,多割草入栏喂养,亦为生产积足厩肥。

插秧是一年农事重要一环。清末及民国时期,户主每到插秧季节,以换工或雇请方式,找来插秧把式。三餐以甜酒、白酒、腊肉、鸡、鱼、盐蛋等佳肴款待。云台、烟溪一带以糯米粑粑招待,叫“吃秧粑”,工价也从优付给。50年代集体化以后,不再操办插秧筵席。至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劳力少的家庭,须请人插秧,仍办酒席热情招待。

玉米、红薯、荞、麦、粟等旱粮作物,安化山地大宗生产。玉米多种新荒,红薯种熟土。个别地方还保留“刀耕火种”方法,即“烧畲”之后,把玉米或粟种播下,以后只锄一至二次草,便可在秋后摘收。开荒挖土,部分地区,有“打会工”互助习惯。选雨后初晴天气,请10~20个劳力,进入土地后,有人敲锣打鼓助威,叫“挖锣鼓土”。在紧锣密鼓和吆喝声中,进展迅速。收工以后,主人以盛宴款待,不给报酬。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组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